数学建模学习指北

数学建模学习指北

Ray Scout Lv3

Introduction

  • 比赛简介
    -对于本校数学专业的同学有一门课程便是《数学建模》,不可置否的是数学建模课程对于建模基础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门课程的模型简单、考核方式落后,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不适合于比赛(反而《运筹学》所学习的知识和数学建模比赛更为契合),与我而言我更愿意去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有针对性的学习有深度的模型(各种(非)线性规划,以及对应求解规划问题的优化算法)
  • 学习资料
    • Youtube《清风数学建模》
    • 针对具体的模型去搜索相关的 Blog
  • 使用工具
    • 论文撰写: Latex
    • 编程语言: Python(algorithm) + R(painting) + Matlab(simulate)

2024年-五一数学建模竞赛

 

2024年-五一杯 B 题

 

2024年的五一杯是宋一鲤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囿于对“数学建模”的一无所知,他当时并没有学习到一些立竿见影的知识或者技能,但是在与两位前辈的合作中,在合作、协调、分工等方面收获了诸多对于日后有着重要作用的感悟,至今留在他印象中的是 ZJK 当时对他说过的 2 段话:

  1. 第一段话的内容大致是关于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知识点的讲解,当初的讲解方式和具体内容至今仍旧记忆犹新,如果我不能把自认为掌握的内容给我的同学讲解清楚,那我并不能算是真正掌握和了解这部分内容,当我可以将一门外人看似纷繁芜杂的学科知识抽象为一系列简单严谨的逻辑推导,这时候我才能够说服自己或许真的了解其中的精髓。

  2. 第二段话的内容大致是关于团队定位,开始由于自己对模型、代码的掌握并不多,但是有一些 Latex 的编写经验,于是开始的时候我袒露了希望担任论文手进行写作的想法,但是 ZJK 和我讲解到论文手的任务并不只是撰写论文、调整格式而已,一篇合格建模论文必须由团队的核心大脑撰写,合理分析问题,正确建立模型,选择合适算法,最终才有可能得到一个符合要求的结果。这些过程步骤要求论文手对所有的步骤和重点了然于心,第一次听到和了解这些的时候,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很快我发现自认为被伤害到的自尊心其实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当 ZJK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和我分析沟通的时候,他的出发点便早已不是我狭隘眼光中的俯视态度了。因为你的同学指出你的理解误区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其中或许也包含了他的期望。

如今回看当初的调侃–“五一通宵比赛”,稍显幼稚,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只剩下与当初两位队友 ZJK 和 DRP 讨论片刻的美好回忆。

   

202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024年-国赛 C 题

 
 >2024 年的国赛是宋一鲤的第二场数学建模比赛,上文说到宋一鲤第一次参加比赛收获颇丰,但是当时的宋一鲤并不这么认为,他希望自己能够主导一个队伍,不甘心听从于他人的指令。于是在比赛结束不久后,他便段断然拒绝了 ZJK 和 DRP 国赛的邀请,开始组件自己的队伍。也许要在很久以后的某一个午后,在思绪乘风回到清晨的时候,他或许会恍惚发觉当时的做法稍欠体面。
 >    


2025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2025年-统计建模 自命题

 
 >2025 年的统计建模比赛是我的第四场数学建模比赛,这次比赛的论文内容基本反映了我目前的论文撰写水平,由于排版交予其他同学使用word 排版,所以目录格式有混乱。    

个人经历

  • 参赛目的

    • 于我而言,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一开始的目的必然是夹杂着功利性的期待和兴趣使然的学习,这一点不可置否。此外,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学习,了解不同专业的工具与特长所在,这是我参加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参加比赛一方面用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可免囿于视野的狭隘。
  • 参赛准备

    • 无论是比赛还是平时的课程学习都需要制定学习计划,此计划并非详细到每分秒的指南,而应是以结果为导向的map
    • 切忌前期过于投入而消耗大量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未半而中道兴致崩卒,每日适度学习、适可而止
  • 参赛结果

    • 结果为导向,如入宝山而空返
  • 标题: 数学建模学习指北
  • 作者: Ray Scout
  • 创建于 : 2025-02-07 21:18:57
  • 更新于 : 2025-08-20 17:19:25
  • 链接: https://redefine.ohevan.com/2025/02/07/math-modeling/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